针刺分型治疗颈椎病的血液流变学动态观察

被引:6
作者
许平,顾旭东,黄俊军,张晓玲,金利民
机构
[1] 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
关键词
脊柱骨赘病/针灸疗法,颈椎,血流速度/针灸效应;
D O I
10.13703/j.0255-2930.1996.01.004
中图分类号
R246.2 [外科、针刺麻醉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治疗组取天柱、大杼、颈椎夹脊压病点等穴位,留针30分钟,2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用萘普酮、脑活素、维生素E等药物,20天为一疗程。结果表明,红细胞压积治疗前后的变化,治疗组中气滞血瘀型有显著性差异(P<0.01),气虚血瘀型有明显差异(P<0.05),而气滞血瘀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针刺治疗组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气滞血瘀型明显优于气虚血瘀型。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M].杨思澍等主编;.学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