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R&D、国际R&D技术溢出与基础设施

被引:7
作者
边志强 [1 ]
杜两省 [2 ]
机构
[1] 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
[2]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基础设施; 自主R&D能力; 国际R&D技术溢出效应; 面板平滑转换模型;
D O I
10.16537/j.cnki.jynufe.000044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F299.24 [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网络效应的存在使以交通和通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能够促进自主R&D能力以及国际R&D技术溢出效应的提高。使用1994~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各地区自主R&D资本以及国际R&D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发现自主R&D能力以及国际R&D技术溢出效应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以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为转换变量,测算了引发自主R&D能力和国际R&D技术吸收能力变化的基础设施的门限特征。检验结果验证了门限效应的存在,并表明各地区在大力发展和完善通讯基础设施的同时,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交通基础设施。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2]   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溢出的地区差异和门槛效应检验 [J].
李梅 ;
谭力文 .
世界经济研究, 2009, (03) :68-74+89
[3]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 [J].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08, (08) :51-64
[4]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技术溢出——一个基于中国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 [J].
谢建国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1109-1128
[5]   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中国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分析 [J].
薄文广 ;
马先标 ;
冼国明 .
中国软科学, 2005, (11) :45-51
[6]   R&D、国际技术外溢及人力资本一个经验研究 [J].
赖明勇 ;
袁媛 .
科研管理, 2005, (04) :62-67
[7]   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潘文卿 .
世界经济, 2003, (06) :3-7+80
[8]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 [J].
包群 ;
赖明勇 .
经济评论, 2002, (06) :63-66+71
[9]   中国利用外资的经济效果分析 [J].
牛南洁 .
经济研究, 1998, (05) :23-30
[10]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and institutions [J].
Coe, David T. ;
Helpman, Elhanan ;
Hoffmaister, Alexander W. .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9, 53 (07) :72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