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足三里应用于脑卒中后痉挛状态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9
作者
公维军 [1 ,2 ]
张通 [1 ,2 ]
崔利华 [1 ,2 ]
胡雪艳 [1 ,2 ]
杨宇琦 [1 ,2 ]
孙新亭 [1 ,2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2]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 痉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偏瘫痉挛期患者的疗效。方法63例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均予常规康复训练,电针组同时给予电针足三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综合痉挛量表评分、H/Mmax和肌肉的顺应性。结果电针组患者治疗后的综合痉挛量表评分、H/Mmax和腓肠肌内外侧头的顺应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针灸治疗可明显降低偏瘫痉挛期患者的肌张力,提高其运动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165 / 116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电针阳明经穴位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J].
薛茜 ;
熊国星 ;
霍国敏 ;
李淑萍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 (11) :1056-1057
[2]   电针治疗对早期康复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J].
刘英 ;
邹尚军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 (10) :969-970
[3]   针刺配合神经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J].
张金星 ;
崔贵祥 ;
朱士文 ;
郑舒畅 ;
吴士杰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 (07) :653-654
[4]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进展 [J].
夏淑文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6, (09) :791-792
[5]   张力平衡针法改善脑卒中痉挛瘫痪及对血清Ca2+的影响 [J].
刘智 ;
章薇 ;
娄必丹 ;
王净净 ;
林华 ;
李金香 .
中国临床医生, 2005, (12) :28-29
[6]   人脑运动皮质对针刺足三里和阳陵泉反应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J].
王苇 ;
漆剑频 ;
夏业玲 ;
黄晓琳 ;
李文迅 ;
王承缘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4, (08) :26-29
[7]   肌张力增高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 [J].
张自茂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4, (06) :57-58
[8]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思路与方法 [J].
刘伍立 ;
欧阳建军 ;
岳增辉 ;
赵艳玲 .
中国针灸, 2003, (06) :50-51
[9]   针刺足三里穴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 [J].
金香兰 ;
尹岭 ;
姚斌 ;
尹大一 ;
姚树林 ;
邵明哲 ;
单保慈 ;
唐一源 ;
朱克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3, (03) :60-62+74-75
[10]   综合痉挛量表的信度研究 [J].
燕铁斌 ;
许云影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2, (05)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