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鸭茅种质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被引:22
作者
彭燕
张新全
刘金平
易扬杰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鸭茅; 种质; 遗传多样性; AFLP;
D O I
10.16288/j.yczz.2006.07.014
中图分类号
S688.4 [草坪与地被植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从64个引物对中筛选出9个,分别对37份鸭茅种质进行扩增,共得到400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带336条,平均多态位点水平为84.0%,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利用NTSYS-pc软件计算种质间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692~0.4214。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1水平上37份鸭茅种质可分为8个类群。用EIGEN方法进行主坐标分析,建立种质间相互关系的二维图。各种质在二维图中的分布与UPGMA聚类基本吻合。从分子水平分析,鸭茅遗传变异与染色体倍性和地理分布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45 / 8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云南野生鸭茅的核型研究
    周自玮
    奎嘉祥
    钟声
    王荔
    [J]. 草业科学, 2000, (06) : 48 - 51
  • [2] 不同倍性鸭茅同功酶比较研究
    帅素容
    张新全
    白史且
    [J]. 草业科学, 1998, (06)
  • [3] 二倍体鸭茅农艺性状的初步研究
    钟声
    杜逸
    郑德成
    余诚瑶
    [J]. 草地学报, 1997, (01) : 54 - 61
  • [4] 鸭茅二倍体和四倍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张新全
    杜逸
    郑德成
    [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2) : 202 - 206
  • [5] 优质牧草引种试验研究
    周兆琼
    [J]. 云南畜牧兽医, 1994, (03) : 7 - 10
  • [6] 鸭茅染色体核型分析
    张新全,杜逸,郑德成,余成瑶
    [J]. 中国草地, 1994, (03) : 55 - 57
  • [7] 横断山地区饲用植物的区系组成特点
    汤宗孝
    刘洪先
    [J]. 中国草原, 1987, (03) : 7 - 11
  • [8]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nd gene flow between sympatric diploid and tetraploid plants of Dactylis glomerata ( Gramineae )[J] . Roselyne Lumaret,Edilberto Barrientos.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 199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