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前S区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6
作者
刘惠,李载平,俞贤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中科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GST融合蛋白;大肠杆菌;蛋白酶降解位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786 [基因的表达];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836 ; 090102 ;
摘要
我们构建了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和完整的或部分缺失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前S区的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融合蛋白的产量随着前S区长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而且融合蛋白的前S区有严重的降解,主要降解位点在preS1区的a.a.75和preS2区的a.a.130和a.a.165左右。利用蛋白降解酶系缺陷型菌株进行的研究表明,这种降解酶存在于多个大肠杆菌株中而且和大肠杆菌中的两个主要的蛋白降解酶系Lon和htpR无关。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前S区肽段(preS1a.a.1-65)因含有阻止分泌的滞留顺序而无法在哺乳动物细胞和酵母中大量表达,但滞留顺序的存在并没有影响含有这一肽段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产物的纯化。GST融合表达系统产量高,纯化快速简便。用这一方法大量表达并得到的这一肽段不仅是研究乙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材料,而且可以作为新一代乙型肝炎疫苗的主要组成成分。
引用
收藏
页码:513 / 518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