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穗结构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被引:17
作者
高士杰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公主岭
关键词
高粱; 穗结构性状; 世代平均值; 基因效应; 上位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两个单交组合的P1、P2、F1、F2、B1和B26个世代群体的数据进行了世代平均值分析。估算了a、d、aa、ad和dd各类基因效应及其相应的方差和平方和百分比。分析表明,世代间有显著差异,其差异大小取决于杂交双亲。一级枝梗和穗轴长两个性状的加性效应比例占60%以上,二级枝梗的显性率最高(48.76%),其次是加性效应(42.49%)。一、二级枝梗的上位效应占10%左右,穗轴长的上位效应占32.41%。可见,上位效应对穗结构性状的遗传也是不可忽视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高粱穗长的遗传与改良 [J].
高士杰 ;
王方 .
作物学报, 1991, (01) :76-78
[2]   水稻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J].
郭平仲 ;
伍时照 .
作物学报, 1988, (04) :273-278
[3]   世代平均值分析的多元回归程序 [J].
郭平仲 ;
赵文彬 ;
张金栋 ;
康克强 ;
曹绛雯 ;
蔡民华 .
作物学报, 1985, (04) :217-226
[4]   高粱配合力的研究 [J].
高士杰 .
中国农业科学, 1984, (04) :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