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219线新-藏公路改建工程地质灾害评价

被引:3
作者
李铁锋
刘长兵
李欣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北京 ,天津 ,天津
关键词
多年冻土; 公路建设; 地质灾害; 路基冻胀与翻浆; 预防措施; 国道217线;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03.04.005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国道219线新-藏区界至红土达坂路段全长109 55km。大部分路段穿越湖盆槽谷中央部位,部分线路沿湖盆边缘台地布设,海拔高度介于5000~5400m之间,地势平坦开阔,多年冻土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现有公路路基高度低,几乎没有排水设施。冬季易产生路基冻胀和涎流冰危害,春、夏季因冻土融化,常引起路基沉陷和翻浆,严重危害公路运输安全甚至阻断交通。公路工程修建活动将极大地改变冻土环境,使天然状态下的水分循环发生改变,导致多年冻土退化,上限加深,进一步诱发冻胀、融沉、热融滑塌等冻土灾害,加剧风沙灾害、诱发公路边坡失稳破坏。在即将进行的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应采取保护冻土的设计原则,优选线路,加强侧向排水,合理设置取弃土场。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环境效应 [J].
程国栋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2, (01) :21-25
[2]   青藏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机理研究 [J].
李祝龙 .
公路, 2001, (08) :105-109
[3]   青藏公路流冰冻害的防治 [J].
焦臣 ;
陈鹏郎 .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1997, (02) :43-45
[4]  
冻土路基工程[M]. 兰州大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青藏公路冻土路基研究组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