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莺歌海盆地形成机制的物理模拟

被引:13
作者
孙珍
周蒂
钟志洪
曾佐勋
胡光道
赵鹏大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3] 中国地质大学
[4] 中国地质大学 广东广州
[5] 广东广州
[6] 江苏南京
[7] 湖北武汉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动力学分析; 裂陷结构; 物理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7.2 [海底地貌];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莺歌海盆地位于印支板块和华南板块的拼接带、红河断裂带的海上延伸带上,构造演化十分复杂。由于盆地沉积厚度巨大,泥流体底辟发育,地震勘探难以直接揭示盆地内部深层的构造面貌,因而对盆地形成与构造演化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分歧。利用常用的三维比例沙箱模型,对盆地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物理模拟。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的形成可分3个阶段:自50Ma B.P.或更早开始,在沿红河断裂带带伸展分量的左旋错动和印支地块的顺时针旋转的联合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了莺歌海盆地的断陷格架;大约21Ma B.P.之后在纯左旋错动阶段叠加了压扭应力场,形成了盆地西北部的反转构造;约 5Ma B.P.之后发生了右旋错动,带来了盆地内新一轮的快速沉降。根据盆地内最老和最新的沉积中心之间的距离,推测沿红河断裂带的左行位错约200km。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南海北部边缘叠合式盆地的发育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茹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8, (01) :22-31
[2]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分析与油气聚集[M]. - 科学出版社 , 龚再升等著, 1997
[3]  
Physical analog modeling of pull-apart basin evolution[J] . Bret Rahe,David A. Ferrill,Alan P. Morris.Tectonophysics . 1998 (1)
[4]  
The Red River fault system in the Tonkin Gulf, Vietnam[J] . C. Rangin,M. Klein,D. Roques,X. Le Pichon,Le Van Trong.Tectonophysics . 1995 (3)
[5]  
The Ailao Shan-Red River shear zone (Yunnan, China), Tertiary transform boundary of Indochina[J] . Tectonophysics . 19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