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相思人工林温湿效应的时空动态

被引:13
作者
彭少麟
申卫军
戴智明
林永标
任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2] 广东省鹤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广东广州
[4] 广东广州
[5] 广东鹤山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马占相思林; 温湿效应; 时空动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1 [植物与非生物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马占相思人工林温湿两方面11年定位观测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马占相思人工林空气及土壤温湿度在空间(水平的和垂直的)和时间尺度(年、季、日)上的动态变化。从功能上来看,可把马占相思人工林的温湿效应简要地概括为调温(湿季降温、干季保温)、滞缓温变以及增湿3个方面,具体体现在:①约7龄的马占相思人工林即可表现出较为明显而稳定的温湿效应。林内11年的平均气温(21.7℃)比林外低0.5℃,表层土壤(0-20cm)的平均温度(21.3℃)比林外低2.0℃。马占相思林内极端最高温小于林外,极端最低温则高于林外。林分的降温效应湿季比干季明显,保温效应主要体现在湿季的深夜和干季气温较低的时候。②林内白天各垂直层的气温随距地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夜晚出现随高度增加气温升高的逆温现象。干季各层气温间的分异要比湿季明显。在湿季,土壤温度从地表层开始向下逐渐递减;干季0-5cm处的地温呈递减趋势,深于5cm则土温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一般林内的气温变化要滞后于林外1-2h。③马占相思林内的平均相对湿度为82%,比林外高4%。在晴天,林内相对湿度的变化呈“U”型,林内空气湿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但在湿季,接近林冠约7m处的湿度要大于近地表和林冠上层。土壤湿度在0-40cm处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40-120cm处则随土层深
引用
收藏
页码:277 / 2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青冈常绿阔叶林内的小气候特征 [J].
常杰 ;
潘晓东 ;
葛滢 ;
陈增鸿 ;
刘珂 ;
陈启常 .
生态学报, 1999, (01) :3-5
[2]   马占相思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J].
任海 ;
彭少麟 ;
余作岳 .
生态学杂志, 1996, (04) :1-5+9
[3]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 - 气象出版社 , 中央气象局 编定,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