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与“符号社会”的理论

被引:23
作者
张涵
机构
[1] 山东政法学院
关键词
消费社会; 符号社会; 符号操控; 意义解构; 完美的罪行;
D O I
10.14112/j.cnki.37-1053/c.2009.01.026
中图分类号
F091.3 [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波德里亚是法兰克福学派中与德波有密切学说联系的"社会批判"理论家。波德里亚学说的特点是,由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进入到对"消费社会"、"符号社会"的批判。波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符号社会"及其关系作出特有论述,由此提出了他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实现其对当代西方社会的解析。这对我们认识当今世界的经济、文化及文化产业有不可忽视的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嘉明著, 2006
[2]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Jean Baudrillard,trans.Shelia Faria Glaser. . 1994
[3]  
The Precession of Simulacra Jean Baudrillard. Jean Baudrillard,Translated by Sheila Faria Glaser.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 1994
[4]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 中国城市出版社 , (德)瓦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著, 2002
[5]  
The mirror of production,Tr Mark Poster. JEAN BAUDRILLARD. . 1975
[6]   完美何以有罪——鲍德里亚对现代技术与形而上学问题的研究 [J].
孔明安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2) :55-61
[7]  
理解媒介[M]. 商务印书馆 , (加)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HerbertMarshallMcluhan)著, 2000
[8]  
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仰海峰著, 2004
[9]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Jean Baudrillard. .
[10]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弗·杰姆逊(Jamseon,F.)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