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西藏曲珍过铝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20
作者:
廖忠礼
[1
]
莫宣学
[2
]
潘桂棠
[1
]
朱弟成
[1
]
王立全
[1
]
赵志丹
[2
]
耿全如
[1
]
董国臣
[2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过铝花岗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岩石成因;
曲珍;
西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西藏曲珍过铝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中SiO2、Al2O3和K2O的含量均很高,贫TiO2和Fe2O3;SiO2变化为72.72%~73.34%,为铝和硅过饱和类型,属典型的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MPG)。稀土元素总量(∑REE)为99.71×10-6-132.85×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铕负异常明显,具负铈异常。Nb、P、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明显的负异常,而La、Nd、Y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明显的正异常。过铝指数图、微量元素标准化蛛网图、岩石组合R1-R2图解、Rb-(Y+Nb)和Nb-Y图解均指示曲珍岩体是产生于同碰撞环境的花岗岩,其定位机制与板片俯冲、碰撞后陆内调整有关。Sr和Nd同位素组成具非常负的εNd(t)值(-14.8~-15.4)和非常老的Nd模式年龄,表明其来源可能是古老的上地壳物质,而εSr(t)-εNd(t)图解也支持其上地壳来源。岩体具有较高87Sr/86Sr初始比值(0.72699~0.73884)特征,据此推断曲珍过铝花岗岩成因是陆壳部分熔融作用产物。岩浆源区可能以粘土岩为主,砂质岩占次要地位,是成熟陆块部分熔融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45 / 854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