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知识的不同解释模式看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附视频

被引:3
作者
贺建芹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公共课部
关键词
科学知识; 非对称性解释; 对称性解释; 新对称性解释; 科学知识社会学;
D O I
10.16452/j.cnki.sdkjsk.2006.03.006
中图分类号
G301 [科学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从传统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对科学知识的非对称性解释到布劳尔对科学知识的对称性解释,标志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学科的建立,而从布劳尔对科学知识的对称性解释到拉图尔的新对称性解释,则标志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发展的重要转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科学信仰的两种解释之争——评劳丹与布鲁尔之争 [J].
王阳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4, (03) :24-30+110
[2]   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J].
盛晓明 .
哲学研究, 2000, (12) :36-44+76
[4]   从科学哲学到科学社会学 [J].
孟建伟 .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8, (03) :39-45
[5]  
追求科学精神[M].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王善博著, 1996
[6]  
自由社会中的科学[M].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法伊尔阿本德(Feyerabend, 1990
[7]  
猜想与反驳[M].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英)波普尔(K.R.Popper)著, 1986
[8]  
科学究竟是什么?[M]. - 商务印书馆[英]A·F·查尔默斯, 1982
[9]  
科学革命的结构[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库恩(T·S·Kuhn),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