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法测定血浆肝素含量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8
作者
毛平,陈蕃,李翠贞,黄润永,蔡小燕,关明媚
机构
[1]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肝素,血液透析,凝血酶时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1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保证肝素的疗效及降低出血的危险性,用试管法和仪器法研究了凝血酶时间(TT)与血浆肝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在一定浓度的凝血酶作用下,血浆肝素含量在相应范围内与凝固时间的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直线回归r=0.97~0.99),批内变异系数0.8%~2.8%,批间变异系数为1.6%~2.4%。其中凝血酶浓度为10000U/L的工作曲线适应性较好,能满足各种剂量的检测。尚建立了同时测定患者原血浆与对倍稀释血浆肝素含量的方法,扩大了检测范围,最高达血浆肝素含量6400U/L,且能用于纤维蛋白原或抗凝血酶-Ⅲ严重减少时的肝素含量检测。该方法适用于多种肝素制剂(肝素钠、肝素钙和低分子量肝素)。使用上述方法对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进行了血药浓度的观察,发现按公斤体重给药血中肝素含量的差异较大,疗效难以掌握,应实行剂量个体化的给药原则。大剂量给药(如体外循环)需用鱼精蛋白中和试验时,该方法较传统的肝素中和试验(鱼精蛋白法)更为准确。
引用
收藏
页码:295 / 2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出血性疾病.[M].徐福燕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