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南半球环流的联系

被引:9
作者
薛峰 [1 ]
苏同华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高; 年代际变化; 南半球环流; 南极涛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1958—2002年的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南半球环流变化的联系.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副高偏向西南,强度增强,但这种变化趋势在6—8月间逐渐趋弱.从全球范围看,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南半球,南极涛动趋于正位相,索马里急流偏强,致使副高偏向西南,强度增强.同时,由于副高在夏季期间向北移动,南半球环流变化对副高的影响在6—8月间逐渐减弱,这与副高的变化趋势相吻合.
引用
收藏
页码:421 / 4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夏季西太副热带高压的东西偏移和对流层低层环流变化的主要模态的关系 [J].
陆日宇 ;
李颖 ;
ChanSu Ryu .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04) :546-550
[2]   南半球环流变化对西太平洋副高东西振荡的影响 [J].
薛峰 ;
何卷雄 .
科学通报, 2005, (15) :1660-1662
[3]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与中国气候变率的联系 [J].
朱益民 ;
杨修群 .
气象学报, 2003, (06) :641-654
[4]   南极涛动年际变化对江淮梅雨的影响及预报意义 [J].
高辉 ;
薛峰 ;
王会军 .
科学通报, 2003, (S2) :87-92
[5]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气候影响 [J].
龚道溢 ;
何学兆 .
地理学报, 2002, (02) :185-193
[6]   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的活动 [J].
陶诗言 ;
张庆云 ;
张顺利 .
气象学报, 2001, (06) :747-758
[7]   南半球臭氧变化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J].
徐海明,何金海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9, (01) :4-11
[8]   夏季东亚上空副热带高压中期变化的物理机制讨论 [J].
张韧 ;
罗来成 ;
喻世华 .
气象科学, 1993, (04) :417-426
[9]   有关付热带高压活动及其预报问题的研究 [J].
黄士松 .
大气科学, 1978, (02) :159-168
[10]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 an AGCM[J] . Jinping Han,Huijun Wang.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