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基准井勘探历程回顾及地质效果分析

被引:15
作者
罗志立 [1 ]
孙玮 [1 ]
代寒松 [2 ]
王睿婧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基准井; 蓬基井; 威基井; 女基井; 川中地台; 油气勘探; 地质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世纪50年代在四川盆地实施的基准井钻探计划甚为成功,取得了6项显著成果:发现一个盐水温泉,发现中国第一个大气田,发现中国最古老的产气层,第一次取得盆地基底信息,发现并证实了四川盆地内的第一个大型古隆起(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成功钻成当时中国最深的一口井。其地质效果可以归纳为:①为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气找油"的石油"大会战"提供了战场选择的依据;②获得四川盆地内完整的地层剖面并在古生界发现4个产气层(二叠系、奥陶系、寒武系和震旦系),为其后寻找大气田提供了方向;③获得的四川盆地基底资料,为中国基础地质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结论认为:一个盆地勘探之初,有计划地钻一些基准井并与地震剖面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解释,是全面系统开展区域油气勘探的一套有效方法;20世纪50年代在川中"地台"实施的基准井计划,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战略转移的成功范例,为其后四川盆地近60年油气勘探开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2+118 +1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有利勘探区带的地震预测技术 [J].
蒋小光 ;
张光荣 ;
钟子川 ;
陈骁 ;
武跃东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11) :42-46+122
[2]   四川盆地震旦系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 [J].
洪海涛 ;
谢继容 ;
吴国平 ;
刘鑫 ;
范毅 ;
夏茂龙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11) :37-41+122
[3]   活动论构造历史观 [J].
朱夏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1, (03) :201-209
[4]   川中是一个古陆核吗 [J].
罗志立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6, (03) :65-73
[5]  
中国板块构造和含油气盆地分析.[M].罗志立;李景明;刘树根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6]  
康世恩传.[M].温厚文等编;.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7]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志.[M].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志编纂委员会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