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后遗症之一偏瘫步态及其运动控制特点,为制定预防及康复措施提供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Ebsco数据库1995-01/2003-12有关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及其运动控制机制的文献,检索词“stroke,lowerlimb,gait,walk,balanc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选取包括偏瘫步态特点及其形成机制、预防和治疗进展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①设立对照。②动物实验要详细介绍实验动物标准化的过程。资料提炼:共检索28篇关于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原因、治疗和预防的文献,15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①偏瘫是运动系统失去高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导致肢体肌群间协调紊乱,肌张力异常而产生的运动障碍。②脑卒中患者须提倡早期康复以预防偏瘫。体位变换、良体位保持、关节活动度练习是早期康复的常用手段,可有效预防关节挛缩,保持关节活动度,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③偏瘫患者的步态特点为患肢支撑不稳、摆动不全和骨盆过度倾斜。④强制性诱导疗法、Bobath技术、减重步行器、肉毒素、生物反馈疗法及药物疗法均为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康复训练的有效措施。结论:近10年关于偏瘫步态的特点、运动控制机制、治疗和预防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了最大程度地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独立步行能力,尚需进一步优化康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