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S-CN模型的紫色土坡地径流预测

被引:52
作者
陈正维 [1 ,2 ,3 ]
刘兴年 [1 ]
朱波 [2 ,3 ]
机构
[1]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径流; 优化; 降雨; 坡度; SCS-CN模型; 修正; 径流曲线数; 初损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表径流是引起坡面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对降雨径流进行有效的预测,是紫色土坡地水土保持的基础。SCS-CN模型中的径流曲线数CN和初损系数λ作为主要输入参数对径流模拟精度有重要影响,但在应用于紫色土坡耕地模拟时,却很少进行坡度的调整,而坡度是影响降雨产流的重要因子。该文利用紫色土不同坡度的径流小区,选取2013年的5场降雨产流的实测数据,旨在分析紫色土坡耕地降雨产流量与地表坡度的关系,对现有的基于坡度修正的SCS-CN模型进行适用性评价,并在考虑降雨量影响的基础上对初损系数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次降雨下径流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并出现径流影响的临界坡度;经坡度修正后的模型在小降雨事件下的模拟精度较好,但强降雨条件下预测值比实测值均偏大,初损系数λ=0.2适用于紫色土坡地小降雨产流模拟,在强降雨条件下,λ值越大,模型模拟效果越好,当λ=0.3时,修正的模型在紫色土坡地径流模拟效果最理想,此时,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42%,模型效率系数达到0.99。而基于坡度调整后的CN值对应坡度6.5°25°依次为78.23、78.45、78.77、79.11、79.47。该研究结果可为紫色土丘陵区降雨径流预测及水土保持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1]   北京地区坡面径流计算模型的比较研究 [J].
符素华 ;
刘宝元 ;
吴敬东 ;
段淑怀 .
地理科学, 2002, (05) :604-609
[22]   四川丘陵区常规耕作制下紫色土径流发生特征及其表面流数值模拟 [J].
刘刚才 ;
林三益 ;
刘淑珍 .
水利学报, 2002, (12) :101-108
[23]   紫色土渗透性的对比研究 [J].
陈一兵 ;
KimTroubowst .
水土保持通报, 1997, (02) :14-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