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胁迫对纤细角毛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40
作者
梁英
王帅
冯力霞
田传远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纤细角毛藻; 重金属胁迫; 叶绿素荧光;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8.01.010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Cu2+,Zn2+,Cd2+)胁迫不同时间(24,48,72和96 h)后,纤细角毛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情况。测定的主要参数有: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II的潜在活性(Fv/Fo),PSII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ield=ΦPSII),相对光合电子传递效率(rETR),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NPQ)。实验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Cu2+,Zn2+,Cd2+)胁迫下纤细角毛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Yield和rETR均明显降低,并且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逐步增大;重金属胁迫下,细胞密度和叶绿素含量也显著降低。3种重金属离子的半抑制浓度(EC50)的计算结果表明,胁迫时间为24和48 h时,3种重金属离子对纤细角毛藻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Yield,Chll content)的毒性大小顺序为Cu2+>Zn2+>Cd2+;胁迫时间为72和96 h时,3种重金属离子的毒性大小顺序为Cd2+>Cu2+>Zn2+。本文还对叶绿素荧光技术在检测微藻对重金属胁迫敏感性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盐胁迫对塔胞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J].
梁英 ;
冯力霞 ;
田传远 ;
尹翠玲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726-732
[2]   高温胁迫对三角褐指藻和纤细角毛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J].
梁英 ;
冯力霞 ;
尹翠玲 ;
曹春晖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427-433
[3]   三氯异氰尿酸和环丙沙星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J].
王翔 ;
聂湘平 ;
李凯彬 .
生态科学, 2006, (02) :155-157+161
[4]   Cu2+、Zn2+、Pb2+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J].
陆开形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4, (01) :59-63
[5]   巴夫金藻耐受Cu2+、Cd2+毒害作用的研究 [J].
李坤 ;
王福强 ;
孙慎侠 ;
瞿伟 ;
张丽 ;
李琦 .
大连大学学报, 2003, (04) :92-94
[6]   拟南芥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叶绿素荧光猝灭的特性附视频 [J].
彭长连 ;
林桂珠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3, (02) :251-256
[7]   4种微量金属元素对绿色巴夫藻生长、叶绿素a及大小的影响 [J].
周银环 ;
刘东超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3, (01) :22-28
[8]   光强对砂仁叶片光合作用光抑制及热耗散的影响 [J].
冯志立 ;
冯玉龙 ;
曹坤芳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2, (01) :77-82
[9]   铜、锌和锰抑制月形藻生长的毒性效应 [J].
阎海 ;
潘纲 ;
霍润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3) :328-332
[10]   钝顶螺旋藻对7种重金属的富集作用 [J].
陈必链 ;
吴松刚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