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类型及其承继关系

被引:16
作者
陈德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人; 旧石器时代晚期人; 形状距离; 主成分得分; 中国;
D O I
10.16359/j.cnki.cn11-1963/q.1986.02.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把我国新石器时代居民分为华南、华北两大类群,其中华北类群又可分为三个小类群。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南、北两群间及华北各类群间都发生过血缘混杂的过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也可把我国旧石器晚期人类——山顶洞人和柳江人在体质特征上与我国新石器时代各组居民明显地区别开来。山顶洞人和柳江人分别代表我国旧石器晚期南北两个不同的地方类型。我国新石器时代居民的所谓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或南亚人种特点可以追溯到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柳江人、山顶洞人,这些特点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组人类固有的特点,只不过在不同的类群中表现有所差异而已。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河南长葛石固早期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 [J].
陈德珍 ;
吴新智 .
人类学学报, 1985, (03) :205-214+290
[2]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 [J].
韩康信 ;
潘其风 .
人类学学报, 1983, (02) :124-131+206
[3]   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征类型初探 [J].
张振标 ;
王令红 ;
欧阳莲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2, (01) :72-80
[4]   广东佛山河宕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人骨 [J].
韩康信 ;
潘其风 .
人类学学报, 1982, (01) :42-52+107
[6]   陕县庙底沟二期文化墓葬人骨的研究 [J].
韩康信 ;
潘其风 .
考古学报, 1979, (02) :255-272
[7]   广西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人类头骨 [J].
张银运 ;
王令红 ;
董兴仁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7, (01) :4-13+81
[8]   赤峰、宁城夏家店上层文化人骨研究 [J].
by Physical Anthropology Section ;
IAAS .
考古学报, 1975, (02) :157-169+171
[9]   西夏侯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报告 [J].
颜訚 .
考古学报, 1973, (02) :91-126+130
[10]   大汶口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报告 [J].
颜訚 .
考古学报, 1972, (01) :9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