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弃耕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研究概述

被引:11
作者
戎郁萍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农业部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关键词
弃耕地; 草地植被; 恢复; 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退耕地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理论是目前我国进行“退耕还草”、“天然草地保护”和“退牧还草”等工程的重要科技支撑,是我国进行草原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与改善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保障。文章主要涉及弃耕地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措施,详细论述了弃耕地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中自然恢复的演替过程、土壤种子库的重要作用、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规律、草地植被盖度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草地生态系统理论,采取一些促进植被快速恢复的措施,如采用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组合代替自然恢复的缓慢演替过程,采用除草剂、灌溉、施肥及耕作等措施;综述比较了众多学者对弃耕地研究的成果,对于不同类型弃耕地草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人工恢复的研究 [J].
李青丰,曹江营,张树礼,薛玲,李利平,秦梅枝 .
中国草地, 1996, (01) :60-63
[2]   土壤种子库的结构与动态 [J].
班勇 .
生态学杂志, 1995, (06) :42-47
[3]   南方山区人工草地的复壮 [J].
黄文惠 ;
杨松锐 ;
王辉珠 ;
余亚军 .
中国草地, 1992, (01) :22-26
[4]  
恢复生态学导论[M]. - 科学出版社 , 任海, 2001
[5]  
植物生态学[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曲仲湘等编, 1984
[6]   Biodiversity of soil biota and plants in abandoned arable fields and grasslands under restoration management [J].
Brussaard, L ;
Bakker, JP ;
Olff, H .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996, 5 (02) :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