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24
作者
李玉艳 [1 ]
李娜 [1 ,2 ]
周颖 [1 ,2 ]
刘宾益 [3 ]
于珊 [4 ]
张函 [4 ]
赵洪鑫 [1 ,2 ]
武俊青 [1 ]
机构
[1]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2] 复旦大学
[3] 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艾滋病; 高危性行为; 安全套使用; 影响因素; 深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深圳市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后续干预活动提供政策性建议。方法在深圳市盐田、罗湖、福田三区开展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软件采用SAS 8.02软件包。结果本次研究共调查1 014名对象,86.79%的调查对象年龄集中在20~40岁之间,812名对象有性生活。流动人口多性伴比例为47.41%,女性多性伴的危险性低于男性(OR=0.40,95%CI:0.28-0.56),首次性行为对象为非配偶的对象其多性伴的可能性高于首次性行为对象为配偶的对象(OR=3.87,95%CI:2.72-5.51)。有52.46%的研究对象近一年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收入、不同户口性质、不同艾滋病知识总分、不同的首次性行为对象以及不同性伴数量的对象,其安全套使用的比例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结果显示性别、知识总分是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与男性相比,女性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低(OR=0.47,95%CI:0.34-0.65);与知识总分在60分以下的研究对象相比,知识总分在60分以上的研究对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高(OR=2.49,95%CI:1.84-3.36)。结论流动人口中普遍存在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建议多部门协调合作,加强流动人口群体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和保护意识的宣传,特别是对男性、首次性行为为非配偶的对象、艾滋病知识较低的对象进行干预。
引用
收藏
页码:304 / 3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流动人口艾滋病(HIV/AIDS)流行因素及防治对策 [J].
张国磊 .
首都公共卫生, 2008, (04) :167-170
[2]   我国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现况 [J].
武俊青 ;
姜综敏 ;
李成福 ;
李昊 .
人口与发展, 2008, (01) :54-62+112
[3]   深圳市宝安区1997004年AIDS流行病学分析 [J].
詹志强 ;
张强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6, (06) :536-537
[4]   深圳市外来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现状调查 [J].
蔡文德 ;
潭京广 ;
罗贤如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6, (06) :103-104
[5]   4省城乡居民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J].
吕书红 ;
田本淳 ;
程玉兰 ;
张巍 .
中国公共卫生, 2006, (11) :1326-1327
[6]   我国艾滋病高危人群定义与范畴的界定 [J].
方鹏骞 ;
张佳慧 ;
徐娟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6, (05) :470-471
[7]   北京市农村流动人口的HIV/STD高危性行为和知识分析 [J].
蔺秀云 ;
方晓义 ;
林丹华 ;
李晓铭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6, (05) :426-428
[8]   云南某市矿工STD/AIDS危险因素调查 [J].
段勤钰 ;
汪宁 ;
闵向东 ;
沈洁 ;
倪文玲 ;
杨忠民 ;
赵瑞英 ;
高洪彩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6, (04) :327-329
[9]   流动人口AIDS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J].
周建芳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5, (11) :22-23
[10]   年轻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及需求调查 [J].
黄江涛 ;
余森泉 ;
俞小英 ;
不详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5, (02) :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