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华夏秩序瓦解与国际社会退化机制

被引:10
作者
陈拯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国际社会退化; 基础性制度; 春秋战国; 华夏国际社会; 宗法秩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文章讨论从西周末年到春秋后期的华夏国际秩序变迁,将其作为国际社会退化的典型案例加以研究。文章首先明确,并非所有的关系变动或规范破坏都意味着国际社会退化,只有基础性制度失效,导致共有利益、价值和规则受损,才会造成国际社会的退化。外在因素与辅助机制通过这一基本机制发挥作用。在"自春秋至于战国"的国际社会退化过程中,西周遗留的以"亲亲一尊尊"为核心的宗法礼序逐渐瓦解,导致共有价值、集体身份与社会纽带趋于消散,对战争等互动行为的协调、约束与构成性影响减弱。这是春秋华夏国际社会退化、走向更为无序的战国时代的关键。宗法封建的瓦解首先缘于两大核心原则"亲亲"与"尊尊"间存在内在紧张,并难以持续运行。其次,宗法体制的僵化特征难以容纳剧烈的环境变迁与权势转移,日渐受到冲击破坏。宗法制度的瓦解最终导致建立在其基础上的春秋华夏国际社会的崩溃。这一案例有力地说明了基础性制度在国际社会退化中的关键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64+157 +157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大国权力竞争方式的两种演化路径——基于春秋体系和二战后体系的比较研究 [J].
杨原 .
当代亚太, 2014, (05) :4-50+157
[2]   制度内恶性竞争与春秋时期国际合作规范退化 [J].
冷鸿基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 (03) :115-133+158
[3]   作为国际社会的朝贡体系 [J].
张勇进 ;
巴里布赞 .
国际政治科学, 2012, (03) :24-60+4
[4]   春秋时期“尊王攘夷”战略的效用分析 [J].
徐进 .
国际政治科学, 2012, (02) :38-61+178
[5]   松散等级体系下的合法性崛起——春秋时期“尊王”争霸策略分析 [J].
周方银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06) :4-34+156
[6]   中国“诗赋外交”的起源及近代发展 [J].
朴钟锦 .
国际政治研究, 2012, 33 (01) :149-162+10
[7]   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一项研究议程 [J].
赵广成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1, (01) :99-121+158
[8]   “多国体系”中行为体的不同行为逻辑及其根源——兼与许田波商榷 [J].
辛万翔 ;
曾向红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03) :59-73+157
[9]   道义观念与国际体系的变迁——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 [J].
王日华 .
国际观察, 2009, (01) :54-60
[10]   国家何以建构国际规范:一项研究议程 [J].
徐进 .
国际论坛, 2007, (05) :7-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