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体制”背景下我国网球人才培养职业化分析

被引:5
作者
詹强
张健
机构
[1]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举国体制; 职业化; 网球;
D O I
10.15877/j.cnki.nsin.2017.04.013
中图分类号
G845 [网球];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概念争议讨论、特征、政绩和缺陷与竞技体育职业化的相关概念界定、特征、正负效应、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以期在中国网球职业化的道路上解决"举国体制"与职业化两者的矛盾。中国网球职业化道路仍需继续探索,正确认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和职业化两者的矛盾和关系,平衡利弊,才能为提高我国网球运动水平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77 +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举国体制创新与职业体育改革的互动研究 [J].
牛丽丽 ;
谭建湘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9 (06) :112-116
[2]   竞技体育人才均衡发展的保障与策略研究 [J].
支川 ;
于文兵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9 (06) :117-120
[3]   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举国体制”? [J].
谢琼桓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 39 (05) :1-5
[4]   中国女子网球管理的“双轨制”:职业化与举国体制的博弈 [J].
徐飞 ;
陈理娜 .
体育学刊, 2013, 20 (01) :44-47
[5]   论中国特色职业网球的探索与创新 [J].
孙晋芳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5 (03) :7-9
[6]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还能坚持多久 [J].
全海英 ;
何敏学 .
体育学刊, 2011, 18 (03) :20-25
[7]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 [J].
王正伦 ;
王爱丰 ;
唐永干 ;
陈勇军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4 (06) :1-14
[8]   论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体制迷恋”现象 [J].
邢尊明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7, (06) :465-467
[9]   建议停止“举国体制”的提法 [J].
狐鸣 .
体育学刊, 2007, (02) :1-3
[10]   对中国网球职业化改革的探讨 [J].
王艳 .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6, (02) :85-8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