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的活断层与郯城8.5级地震的构造条件

被引:15
作者
李家灵
机构
[1] 山东省地震局
关键词
构造条件; 活断层; 活动断层; 断裂带; 断层带; 构造带; 地震; 郯庐断裂; 地堑; 断层槽; 地球物理场特征; 断层泥; 主干断裂; 区域构造背景; 渤海湾; 推覆构造; 郯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结构复杂、规模巨大的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带,在我国境内长达2400多公里。这条断裂带在地质时期经历了左行平移、岩浆活动、裂谷作用、挤压揉皱、逆冲右旋走滑等复杂的运动过程。新构造期以来具明显地分段活动特征,其中沂沭断裂段新活动最显著,直到第四纪晚期仍有长达360km的断裂活动带。断裂活动的特点,表现为空间分布的迁移性,活动时间的阶段性、间隔性,活动方式是以粘滑为主,通过群集和长间隔的大震破裂方式进行。 1668年郯城8.5级大震和几次全新世古地震事件,在沂沭活断层的中段重复发生,是由特殊的构造条件所决定的,分析深浅部构造特征、介质条件,推测郯城马陵山地段在中地壳以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推覆构造体。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这个推覆体沿活断层带向南西运动,1668年郯城8.5级地震与几次古地震事件的发生很可能与这个推覆构造的活动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1668年郯城8.5级地震的发震构造[J]. 高维明,郑朗荪,李家灵,林趾祥.  中国地震. 1988(03)
[2]   郯庐断裂带的分段与沂沭断裂的活动性 [J].
郑朗荪 ;
高维明 ;
郑传贝 .
中国地震, 1988, (03) :129-135
[3]   连云港—临沂—泗水测深剖面及临沂8.5级地震深部构造背景 [J].
刘昌铨 ;
祝治平 ;
李捍东 ;
张成科 .
地震, 1983, (03) :11-17
[4]   沂沭大陆裂谷的生成与演化 [J].
高维明 ;
李家灵 ;
孙竹友 .
地震地质, 1980, (03) :11-18
[5]   郯—庐断裂带巨大的左行平移运动 [J].
徐嘉炜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1980, (01) :1-26+127
[6]   沂沭断裂带地壳结构特征 [J].
张碧秀 ;
汤永安 .
中国地震, 1988, (03) :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