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小嵩草草甸暖季草场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

被引:30
作者
董全民 [1 ]
赵新全 [1 ]
马玉寿 [2 ]
李青云 [2 ]
施建军 [1 ]
王彦龙 [1 ]
盛丽 [1 ]
闫明毅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高寒小嵩草草甸; 暖季草场; 放牧强度; 优势度;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6.0252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高寒小嵩草草甸不同放牧强度下20种植物种群的优势度、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年的放牧实验,对照、轻度和中度放牧组的主要优势种均为小嵩草和垂穗披碱草,重度放牧组的主要优势种为鹅绒委陵菜和阿拉善马先蒿;由于小嵩草、矮嵩草和线叶嵩草具有耐牧和耐践踏等生物学特点,它们的生态位宽度很大(0.938,0.824,0.815);垂穗披碱草由于其耐牧和耐旱性较差,生态位宽度相对较小(0.805),且青海野青茅、异针茅、针茅、紫羊茅和双叉细柄茅等禾本科牧草的生态位宽度在放牧强度梯度上均较小(0.226,0.448,0.445,0.608,0.605),说明放牧抑制了高大禾草层片的发育,为植株矮小的莎草科牧草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异针茅和针茅之间、甘肃马先蒿和阿拉善马先蒿之间生态位重叠较小(0.500,0.572),这是种间对资源利用上分化的结果。分布于放牧演替系列2个极端的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小,表明物种的分布是既间断又连续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323 / 13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牦牛放牧强度与小嵩草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关系 [J].
董全民 ;
赵新全 ;
马玉寿 ;
李青云 ;
王启基 ;
施建军 .
草地学报, 2005, (04) :334-338+343
[2]   牦牛放牧率对小嵩草高寒草甸暖季草场植物群落组成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J].
董全民 ;
马玉寿 ;
李青云 ;
赵新全 ;
王启基 ;
施建军 ;
不详 .
西北植物学报 , 2005, (01) :94-102
[3]   生态位理论及其在植物种群研究中的应用 [J].
袁志忠 ;
何丙辉 .
福建林业科技, 2004, (02) :123-127
[4]   江河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场的形成过程与综合治理 [J].
周华坤 ;
周立 ;
赵新全 ;
刘伟 ;
严作良 ;
师燕 .
生态学杂志, 2003, (05) :51-55
[5]   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冷蒿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J].
汪诗平 ;
李永宏 ;
王艳芬 ;
陈佐忠 .
植物学报, 2001, (01) :89-96
[6]   以放牧率梯度研究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 [J].
韩苑鸿 ;
汪诗平 ;
陈佐忠 .
草地学报, 1999, (03) :204-210
[7]   放牧影响下羊草草地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的研究 [J].
王仁忠 .
植物生态学报, 1997, (04) :9-16
[8]   三种嵩草群落中若干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分析 [J].
陈波,周兴民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5, (02) :158-169
[9]   生态位理论若干问题探讨 [J].
王刚 .
兰州大学学报, 1990, (02) :109-113
[10]   关于生态位定义的探讨及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改进的研究 [J].
王刚 ;
赵松岭 ;
张鹏云 ;
陈庆诚 .
生态学报, 1984, (02) :11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