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顶群热水成因的硅质岩作为拉尔玛金矿矿源层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林丽,殷鸿福,张本仁,朱利东
机构
[1] 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硅质岩,热水成因,矿源层,拉尔玛金矿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0.2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拉尔玛金矿床中金与有机碳的关系分析及有机质、粘土矿物吸附和释放金的实验研究,结合岩(矿)石中金的浸出率与有机碳含量的相关分析,岩(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Q型聚类分析,得出结论:与硅质岩相比,板岩能提供的金是微不足道的。硅质岩中的活性金远远高于板岩,在成矿过程中易于迁移出来参与成矿;板岩中的金多为惰性金,难于活化和提供金源。大阳顶群热水成因的硅质岩,在沉积时不仅为当时的海水提供了大量的金源,而且成岩后构成了拉尔玛金矿床主要的矿源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蓝藻富集金的模拟实验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景荣 ;
朱法华 .
地球化学, 1993, (01) :61-67
[2]   拉尔玛金矿床矿物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 [J].
张占鳌 .
矿物岩石, 1993, (01) :50-58
[3]   四川松潘东北寨金矿预富集过程中的菌藻成矿作用 [J].
殷鸿福 ;
谢树成 .
地球科学, 1992, (03) :241-249
[4]   桂西北中三叠统板纳组的沉积地球化学及金的区域分布 [J].
刘金钟 ;
范德廉 ;
刘铁兵 ;
叶杰 .
沉积学报, 1991, (S1) :17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