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产量预测的模型研究

被引:27
作者
胡建国
张栋杰
陈元千
机构
[1] 长庆石油勘探局
[2]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油气田,累积产量,可采储量,产量预测,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5 [油气田测量和储量计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油气田产量和可采储量的预测是油藏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它是编制油气田开发规划部署,进行油气田开发(调整)方案设计,以及油气田开发动态分析的重要内容。基于对大量油气田开发实际动态资料的统计研究,建立了一种预测油气田产量、累积产量、可采储量、最高年产气量及其发生的时间的新模型。该模型还可以预测剩余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的储采比或采油速度等参数。油气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适用于油气田产量存在单峰的情形,而且也适用于油气田投产之后持续递减的情形。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Г模型 [J].
闵琪 ;
胡建国 .
石油学报, 1997, (01) :65-71
[2]   预测油气田产量和储量的Weibull模型(为纪念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40周年而作) [J].
陈元千,胡建国 .
新疆石油地质, 1995, (03) :250-255+287
[3]   t模型的应用及讨论 [J].
胡建国 ;
陈元千 .
天然气工业, 1995, (04) :26-29+110
[4]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简单模型 [J].
胡建国 ;
陈元千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5, (01) :53-59
[5]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新模型 [J].
胡建国 ;
陈元千 ;
张盛宗 .
石油学报, 1995, (01) :79-87
[6]   油田动态预测的一种新模型 [J].
黄伏生 ;
赵永胜 ;
刘青年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87, (04) :55-62
[7]   用Weng旋回模型对生命总量有限体系的预测 [J].
赵旭东 .
科学通报 , 1987, (18) :1406-1409
[8]  
预测论基础[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翁文波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