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盆地侏罗系煤系有机质中支链烷烃的化学结构及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5
作者
王春江
夏燕青
张中宁
傅家谟
盛国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吐哈盆地,煤系地层,高位取代支链烷烃,化学结构,地球化学;
D O I
10.19700/j.0379-1726.1997.01.008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利用GC/MS技术在吐哈盆地侏罗系煤及泥岩中检出了多系列高位单甲基取代烷烃及新的长链高位二甲基取代烷烃系列化合物。高位单甲基取代支链烷烃碳数分布范围很宽,尤其以iC18—iC25为最丰富,其中8-至13-甲基系列(混合物)占优势。此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菌藻类生物质,还原性环境有利于菌藻的聚集及保存。褐煤中检出的长链高位二甲基取代烷烃化合物系列为11,14-二甲基系列,均为偶碳数烷烃,碳数范围为C26—C36。此类化合物为国内外首次报道,其生源可能为某(些)特殊的菌藻类。高位单甲基及二甲基取代异构烷烃在煤系沉积有机质中的高丰度分布,表明某些成煤沼泽环境可以繁殖菌藻类,并且其生物质可得到保存,而成为煤系成烃有机质的组成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7+81-85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