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产业CO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不同经济增长阶段的视角

被引:15
作者
潘文卿 [1 ]
刘婷 [1 ]
王丰国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
[2] 不详
关键词
CO2排放; 能源消费; 区域结构;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7.03.003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运用LMDI方法,采用"三层完全分解法",对中国1997—2014年的CO2排放总量进行分解,探讨了8大区域的CO2排放特征及其对全国碳排放的贡献,并分析了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人均产出、人口结构及人口总量6大因素对CO2排放的影响。文章基于CO2排放增长与经济增长联系紧密的基本特征,分4个阶段考察了区域CO2排放特征及各因素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8大区域中,京津和南部沿海地区对全国碳排放增长的贡献最小,中部和北部沿海地区的贡献最大,西北地区的贡献呈上升趋势;在影响CO2排放的因素中,人均产出的变动为主要助长性因素,能源强度的变化为主要抑制性因素,能源结构变动的助长性逐年减弱,并在近年成为抑制性因素;2007年之后,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也由助长性因素转为制约性因素。据此,本文提出了需要协调区域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升级产业结构、改善能源使用的技术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地区间贸易隐含CO测算 [J].
潘元鸽 ;
潘文卿 ;
吴添 .
统计研究, 2013, 30 (09) :21-28
[2]   中国不同经济增长阶段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J].
鲁万波 ;
仇婷婷 ;
杜磊 .
经济研究, 2013, 48 (04) :106-118
[3]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分解及影响因素——基于1995~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J].
杨骞 ;
刘华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5) :36-49+148
[4]   我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脱钩和三层完全分解模型的实证研究 [J].
仲云云 ;
仲伟周 .
财经研究, 2012, 38 (02) :123-133
[5]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 [J].
陈诗一 .
世界经济, 2011, 34 (04) :124-143
[6]   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 [J].
王锋 ;
吴丽华 ;
杨超 .
经济研究, 2010, 45 (02) :123-136
[7]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林伯强 ;
蒋竺均 .
管理世界, 2009, (04) :27-36
[8]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及比较 [J].
谭丹 ;
黄贤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54-57
[9]   Urban energy use and carbon emissions from cities in China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J].
Dhakal, Shobhakar .
ENERGY POLICY, 2009, 37 (11) :4208-4219
[10]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stagnancy of China’s energy-related CO 2 emissions from 1996 to 1999: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change, intensity change and scale change[J] . Libo Wu,Shinji Kaneko,Shunji Matsuoka.Energy Policy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