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尘中重金属的形态及其在模拟酸雨下的溶出规律

被引:12
作者
冯素萍
张玉玲
机构
[1]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降尘; 重金属; 形态; 模拟酸雨;
D O I
10.13198/j.res.2007.04.44.fengsp.008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使用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大气降尘的形貌,运用BCR分级提取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r,Ni,Mn,Fe和Cd的含量及形态分布,探讨模拟酸雨条件下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小粒径降尘较大粒径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也较强;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除Fe外)均以残渣态为主,Cd含量极小,未检出;粒径相同的降尘中,Fe含量最高,主要以可还原态存在,可提取态达到70%以上;Cu,Pb,Zn,Cr,Ni和Mn均以残渣态为主;Cu,Pb和Cr在小颗粒中相对富集,造成小粒径降尘的生物危害性更大;模拟酸雨条件下,Cu,Pb,Mn,Fe和Zn的溶出量均随pH降低而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北京2002年3月20~21日尘暴过程的降尘量与降尘粒度特征 [J].
王赞红 ;
夏正楷 .
第四纪研究, 2004, (01) :95-99
[2]   大气降尘监测研究 [J].
王赞红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3, (01) :54-59
[3]   澳门大气降尘中优控多环芳烃研究 [J].
祁士华 ;
傅家谟 ;
盛国英 ;
王志石 ;
汤仕文 ;
闵育顺 ;
张干 ;
邓宇华 .
环境科学研究, 2001, (01) :9-13
[4]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气降尘中的重金属 [J].
陆梅 ;
潘海燕 .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2000, (04) :51-52+60
[5]   大连市自然降尘与总悬浮微粒的相关分析 [J].
曲明军 ;
韩立达 .
环境保护科学, 1998, (02) :31-32
[6]   中国降水酸度和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 [J].
王文兴 ;
丁国安 .
环境科学研究, 1997, (02) :4-10
[7]   不同粒径降尘中痕量金属元素Cu、Pb、Zn、Cr的形态分析 [J].
高连存,冯素萍,何桂华,王淑仁,唐炳迎 .
环境科学研究, 1995, (04) :35-39
[8]   趋势面方法在大气污染物观测与分析中的应用 [J].
陈淑媛 .
环境科学研究, 1995, (04) :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