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创面愈合组织三种生长相关因子表达及信号转导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9
作者:
付小兵
顾小曼
孙同柱
陈伟
杨银辉
孙晓庆
盛志勇
机构:
[1] 解放军第三四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烧伤;
原癌基因蛋白质类;
基因表达;
蛋白激酶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41 [创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烫伤后创面组织中生长相关因子c fos、c myc和bFGF表达的变化规律以及c fos在伤后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研究蛋白激酶C通路对上述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大鼠 188只 ,制成 30 %深Ⅱ度烫伤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8只 )、单纯烫伤组、c fos抗体处理组、bFGF治疗组、蛋白激酶C通路抑制剂 (H7)组以及蛋白激酶C通路激活剂二乙酰一肟组 (各 36只 )。采用原位杂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创面组织c fos、c myc与bFGF基因及蛋白表达规律。 结果 (1)烫伤诱导c fos表达增加在前 ,其次是bFGF ,最后是c myc ,分别于伤后 3h、1d以及 3d到达面密度峰值 (14 5± 1 3,t=13 30 6 ;0 15± 0 0 4,t=3 46 0和 0 11± 0 0 5 ,t=2 2 92 ;与单纯烫伤组比较均P <0 0 5 )。 (2 )应用外源性c fos抗体减少创面组织 3种因子的表达 ,其中c myc与bFGF基因表达量分别下降 80 %和 85 %。 (3)H7明显抑制c fos与bFG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 ,而使c myc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高峰时间延迟至伤后 6h ;二乙酰一肟作用与H7相反 ,它可以使c myc表达高峰提前至伤后 6h ,同时使c fos与bFGF表达量分别增加至 0 2 3± 0 0 7(t=2 942 )和 0 6 9± 0 0 7(t=5 134,与单纯烫伤组比较均P <0 0 1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4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