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卒中病人颈动脉及前臂血管的结构与功能改变

被引:14
作者
陈达光,张贞耀,陈玲
不详
机构
[1] 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关键词
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血管阻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40例高血压并脑血管意外(HT—S)病人用超声检测颈动脉及肱动脉结构与血流动力学,并有Ⅰ期高血压(29例),Ⅱ期高血压(38例),正常人(37例)等3组作对照。研究证明HT—S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62.5%,无1例管腔狭窄>50%。颈、肱动脉内径明显较其他3组大;颈动脉僵硬度明显较正常人与Ⅰ期高血压病人高,与Ⅱ期高血压病人无区别。Doppler检测HT—S组颈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PS),舒张期血流速度(ED),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AV)最低,阻力指数(RI)最高;前臂缺血后血管扩张能力最低。逐步判别分析表明:年龄、ED与前臂血管最大阻力/最小阻力比是三项决定HT—S的主要因素。结论:超声检查大动脉有可能从血管结构与血流动力学方面为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提供预报资料。P<0.01;与I期组比较△△P<0.01;与II期组比较▲▲p<0.01血管内径:高血压病人颈、肱、桡动脉内径均较正常人明显增大。颈动脉内径II期高血压较I期大,而HT—S组最大。由于正常人颈动脉内径随年龄增长而增大。HT—S组平均年龄又较其他3组为高。SBP对颈动脉内径也有影响。经ANOCA检验,矫正年龄影响(P=0.00179)及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6+154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