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冀间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9
作者
宋建军
刘颖秋
机构
关键词
流域; 生态环境; 补偿机制;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09.09.001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界定了生态补偿机制和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内涵,分析总结了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政策法规依据。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建立京冀间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总体框架,即建立以国家补偿为主、北京市补偿为辅的跨界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京冀间基于水量分配的水资源利用补偿机制和省界水体水质明晰的水环境保护补偿机制。针对流域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关于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 [J].
王青云 .
宏观经济研究, 2008, (07) :11-15+49
[3]  
试论政府主导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 张询书.广州环境科学. 2008(02)
[4]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J].
李国英 .
中国水利, 2008, (12) :1-4
[5]  
试论政府主导型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 张询书.广州环境科学. 2008 (02)
[6]   我国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J].
王伟中 .
理论视野, 2008, (06) :42-44
[7]   生态补偿机制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及中国的研究现状 [J].
李文国 ;
魏玉芝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3) :114-118
[8]   流域生态补偿的困境与出路——基于东江流域的分析 [J].
周映华 .
公共管理学报, 2008, (02) :79-85+126
[9]   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J].
陈兆开 ;
施国庆 ;
毛春梅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03) :51-55
[10]   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分析 [J].
张炳淳 .
河北学刊, 2008, (01) :17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