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血脂、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管内膜的动态变化

被引:25
作者
聂永梅
成敏
陈槐卿
唐艳娟
吴巧凤
张怡
刘小菁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四川大学华西医医院心血管研究室成都,成都,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医院心血管研究室,成都,成都,成都,成都,成都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血脂; 血流动力学指标; 血管内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建立兔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 (AS)斑块模型 ,观察 AS斑块形成的动态变化 ,采用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法与免疫反应损伤法结合制备兔高脂血症及 AS斑块模型。将 4 5只新西兰兔分成对照组和高脂血症模型组 ,按照建模时间 4、8、12周 ,又将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分为 3组。分别于 4、8、12周 ,处死对照组和高脂血症模型组 ,测定了血脂、血流动力学指标 ,观察了血管内膜的变化。结果表明 :(1)高脂饲养 4、8、12周后模型组兔血清中的TC含量显著升高 ,TG含量在高脂饲养 8周开始有明显升高 ,HDL- C的含量比对照组 HDL- C含量要高 ,但是随造模时间有下降的趋势 ,L DL- C的含量随造模时间显著升高 ;(2 )血液黏度在高脂模型 12周时 0 .5 12 S- 1和 5 .96 S- 1下 ,与对照组比较增高显著 ,颈总动脉血流量和收缩压 (BSP)在造模时间 8、12周时比对照组有显著增加 ,而血浆黏度和血管外径随造模时间变化不明显 ;(3)石蜡切片 HE染色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正常对照组血管内膜光滑 ,4周模型组内膜有轻微增厚 ,有少量含脂质的泡沫细胞 ,8、12周模型组内膜均有明显增厚 ,并有多层含脂质的泡沫细胞。透射电镜观察 ,内皮下有沉积形成的脂质空泡。(4)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鉴定了 AS斑块处平滑肌细胞源性的泡沫细胞。结果显示 :血脂不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D-半乳糖诱发氧应激合并实验性高脂血症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颈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J].
李宗信 ;
李文 ;
黄小波 ;
殷小杰 ;
李斌 ;
廖福龙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3, (03) :214-216
[2]  
现代医学实验方法.[M].汪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