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安徽省沿淮、淮北水稻生产的主要因子(施氮量、栽插密度)对产量、纹枯病和褐飞虱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施N:纯N75~270kg/hm2,密度:常规稻15~37.5万穴/hm2,杂交稻10.5~28.5万穴/hm2),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氮量;氮肥对纹枯病、褐飞虱发生程度的影响大于密度。根据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认为,沿淮、淮北稻区,合理的氮肥、密度组配为:常规稻纯N192kg/hm2,密度28.5万穴/hm2,杂交稻纯N192kg/hm2,密度21.3万穴/hm2左右为宜,抗病品种的施N量可适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