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毁“淫祠”现象浅析

被引:14
作者
赵献海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明清史研究所吉林长春
关键词
明代; “淫祠”; 社会风气; 宗教;
D O I
10.16164/j.cnki.22-1062/c.2002.01.004
中图分类号
B928.2 [];
学科分类号
010107 ;
摘要
在明代 ,伴随着佛道两教与其他宗教的日益兴盛 ,私建的寺观祠廊逐渐增多 ,对国家财政、社会控制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日益增大。在这种情况下 ,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员进行毁“淫祠”活动以遏制私建、私祭之风 ,解决“淫祠”的存在与兴盛引起的各种问题。毁“淫祠”活动在弘治到万历前期达到高潮 ,是明代统治者改革潮流中的一个支流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一过程中 ,地方官员扮演了毁“淫祠”活动的积极建议与实施者的角色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明律.[M].怀效锋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
[2]  
广东新语.[M].(清)屈大均撰;.中华书局.1985,
[3]  
典故纪闻.[M].(明)余继登撰;.中华书局.1981,
[4]  
明史纪事本末.[M].(清)谷应泰 撰.中华书局.1977,
[5]  
明史.[M].(清)张廷玉等撰;.中华书局.1974,
[6]  
明经世文编.[M].(明)陈子龙等选辑;.中华书局.1962,
[7]  
宛署杂记.[M].(明)沈榜著;.北京出版社.1961,
[8]  
万历野获编.[M].(明)沈德符 著.中华书局.1959,
[9]  
明会要.[M].(清)龙文彬著;.中华书局.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