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地震前小震活动和余震序列精确定位及主震破裂方向的讨论

被引:6
作者
白玲
王勤彩
刁桂苓
张天中
赖晓玲
李松林
林碧苍
武巴特尔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河北省地震局
[3]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4] 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关键词
张北地震; 震源破裂带; 小震条带; 精确定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5 [地震活动性、地震区域划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70年至1998年1月10日张北地震前, 沿NWW向发生2级以上地震24次, 其分布相对集中, 呈条带状。对华北台网所记上述地震的到时数据全部重新查图核对, 并补充了内蒙古台网5个台的数据以改善用于定位的台站分布, 并采用主地震定位法重新定位, 除一个地震外, 其余地震更加集中, 形成一小震条带。1998年2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在张北震区架设10台短周期数字化地震仪, 记录了大量微震。作者采用P波和S波到时差重新进行了震源定位, 得到184次微震的定位结果, 连同1998年1~2月张北震区3级以上地震事件定位结果一起勾画出6.2级地震的震源破裂带。由张北地震震中向SEE向延伸存在由强震构成的张家口渤海地震带。根据精确定位结果, 结合修订后主震的震源机制、宏观烈度分布和层析成像资料, 讨论了张北地震和小尺度地震带(震源破裂带)、震前的中等尺度小震条带以及大尺度的张家口渤海强震带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多重相对定位法和波形相关校正及其应用 [J].
白玲 ;
张天中 ;
张宏智 .
地震学报, 2003, (06) :591-600+675
[2]   张北地震区三维构造特征 [J].
赖晓玲 ;
李松林 ;
张先康 ;
刁桂苓 .
地学前缘, 2002, (04) :383-388
[3]   张北-尚义地震序列的重新定位和发震构造 [J].
杨智娴 ;
陈运泰 ;
张宏志 ;
不详 .
地震学报 , 2002, (04) :366-377
[4]   以震源精确定位结果分析张北地震序列的破裂特征 [J].
高景春 ;
刁桂苓 ;
张四昌 ;
蔡华昌 ;
张宏志 ;
赖晓玲 ;
李钦祖 ;
王勤彩 ;
李松林 ;
张彦清 ;
朱振兴 .
地震地质, 2002, (01) :81-90
[5]   1998年张北6.2级地震宏观烈度 [J].
刁桂苓 ;
蔡华昌 ;
刁建新 ;
赵军 ;
黄万发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01) :23-30
[6]   主地震定位法分析以及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高精度定位 [J].
周仕勇 ;
许忠淮 ;
韩京 ;
许洪新 ;
努尔尼沙 .
地震学报, 1999, (03) :35-42
[7]   张北-尚义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构造活动性初探 [J].
郑秀芬 ;
丁晗 ;
张宏志 ;
郝春月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8, (06) :25-28
[8]   张北6.2级地震发生在小震条带上 [J].
刁桂苓 ;
张四昌 ;
朱艾斓 .
华北地震科学, 1998, (03) :34-38
[9]   1989年大同震群的体破裂特征 [J].
刁桂苓 ;
于利民 ;
宁杰远 ;
孙佩卿 ;
张予广 .
地球物理学报, 1993, (03) :360-368
[10]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M=7.3)的前震系列[J]. 章光月,王碧泉,许绍燮,T.J.菲奇.地震学报. 19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