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龙眼品种资源、栽培技术及生理研究的进展

被引:11
作者
张春叶
朱凤林
邱煜辉
刘景春
黄聪丽
机构
[1] 福建省厦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厦门
关键词
龙眼; 科学技术; 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7.202 [];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综述80 年代以来我国龙眼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主要有:品种资源及其研究应用,栽培技术改进及其应用,贮存保鲜研究,以及有关应用基础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福建龙眼低产原因及解决途径 [J].
柯冠武 ;
唐自法 ;
刘荣芳 .
中国南方果树, 1998, (01) :23-24
[2]   几种前处理对龙眼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 [J].
何志刚 ;
陆修闽 ;
沈朝贵 ;
魏勤 ;
蔡子坚 ;
黄挺俊 ;
卞美英 .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7, (04) :33-35
[3]   龙眼光合作用对环境温度的响应 [J].
刘殊 ;
廖镜思 ;
陈清西 ;
郑国华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4) :24-27
[4]   龙眼化学调控技术研究 [J].
苏明华 ;
刘志成 ;
庄伊美 .
亚热带植物通讯, 1997, (02) :7-11
[5]   龙眼高产优质高效益栽培技术 [J].
吴定尧 ;
张海岚 .
广东农业科学, 1997, (05) :20-22
[6]   成年龙眼园平衡施肥示范试验 [J].
庄伊美 ;
王仁玑 ;
谢志南 ;
许文宝 ;
黄振良 ;
陈美媛 .
亚热带植物通讯, 1997, (01) :1-5
[7]  
大果型晚熟龙眼新品种──青壳宝圆[J]. 黄金松,许秀淡,郑少泉,沈鸣凤,李春,林道卫.中国果树. 1996(04)
[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龙眼内源激素及花芽分化的影响 [J].
黄羌维 .
云南植物研究, 1996, (02) :145-150
[9]   龙眼茎尖离体培养及其脱毒效果 [J].
陈菁瑛 ;
陈景耀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6, (02) :126-127
[10]   龙眼新害虫─—龙眼瘿螨的发生为害与防治初探 [J].
何等平 ;
曾美玲 ;
周北沛 ;
林森馨 .
昆虫天敌, 1996, (01) :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