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茶树病害种类及武夷菌素对茶病的田间控制效果

被引:17
作者
谭万忠 [1 ]
李培 [1 ]
张克诚 [2 ]
王志坤 [1 ]
任芳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茶树病害; 武夷菌素; 茶云纹叶枯病; 茶轮斑病; 叶斑病; 控制效果;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08.04.020
中图分类号
S435.711 [茶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2005-2007年调查重庆主要茶叶种植区、县茶树病害的发生情况,共查明病害16种,分布频率较高(F>42)的有云纹叶枯病、煤污病、地衣病、轮斑病、炭疽病、白星病和藻斑病等,其中以前4种病害发生最普遍,发病分布频率和病植株率分别达到70%和30%以上,而以云纹叶枯病和轮斑病对茶树的危害最严重.武夷菌素是产自于不吸水链霉菌(Strepromyces ahygroscopicus)的一种无毒性生物杀菌剂,测定该药剂在田间条件下对重庆当地主要茶树叶部病害的防治效果,采用原药的600倍液并按15 L/667 m2的用量对茶树叶面喷雾2次.以对照病叶率计算武夷菌素对茶树云纹叶枯病(Colletotrichum cameliae)、轮斑病(Pesalotiopsis theae)和其它叶斑病的防效,分别为71.33%,65.38%和87.78%;而按病害严重度计算分别为61.02%,77.08%和79.01%7.经统计学显著性测验表明,武夷菌素对这些茶树病害的相对防病效果与多菌灵的病害控制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但处理与对照茶树病害的病叶率和病情指数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1),这表明武夷菌素对茶云纹叶枯病和轮斑病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可以代替多菌灵在茶叶生产中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重庆市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调查 [J].
漆波 ;
杨德敏 ;
任本权 ;
杨萍 ;
陈冰勇 ;
蒲永兰 ;
唐志强 ;
罗正均 ;
牟文彬 ;
彭跃明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81-89
[2]   茶叶常见病害的种类及综合防治 [J].
叶丽娟 .
植物医生, 2006, (06) :23-23
[3]   武夷菌素对番茄灰霉菌的抑制作用及对番茄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J].
孙延忠 ;
曾洪梅 ;
石义萍 ;
李国庆 ;
王晓青 .
植物保护, 2004, (06) :45-48
[4]   多抗霉素对四种茶树病害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J].
胡淑霞 ;
何炜 ;
陈小峰 .
福建茶叶, 2004, (03) :2-3
[5]   陇南茶树病害调查与病原鉴定 [J].
贾迎春 .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07) :50-52
[6]   加快推进重庆茶叶产业的振兴和发展 [J].
王敏 .
中国茶叶, 2002, (05) :36-37
[7]   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J].
陈宗懋 .
中国茶叶, 2001, (01) :3-4
[8]   茶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植保问题 [J].
陈宗懋 ;
陈雪芬 .
茶叶科学, 1999, (01) :3-8
[9]   世界茶树病虫区系分析(英文) [J].
陈宗懋 ;
陈雪芬 .
茶叶科学, 1989, (01) :13-22
[10]  
中国真菌总汇[M]. 科学出版社 , 戴芳澜 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