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生化指标优势组合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

被引:3
作者
潘爱萍 [1 ]
林英辉 [1 ]
黄小琪 [2 ]
潘元平 [1 ]
黄古叶 [3 ]
以敏 [4 ]
机构
[1]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2]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
[3]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
[4]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血清生化指标; 肝纤维化; 数学诊断模型;
D O I
10.13820/j.cnki.gdyx.2007.12.027
中图分类号
R575.2 [肝硬变];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采用血清生化指标建立无创诊断模型,并评价其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慢性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建模组(50例)和验证组(30例),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的同时,记录年龄、性别,检测11项肝纤维化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拟合诊断模型,并评价模型诊断效果。结果在建模组,建立由年龄、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谷氨酰转酶肽(GGT)5项指标组成的判别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该模型的建模组和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4和0.845,差异无显著性(z=0.37,P>0.05)。诊断界值(cut-off)值≤3.4时,其阴性预测值(NPV)为88.3%,特异度为84.7%,cut-off值≥7.6时,其阳性预测值(PPV)为87.5%,其灵敏度为79.6%。结论无创性诊断模型对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评估。
引用
收藏
页码:1939 / 194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血清纤维化指标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研究 [J].
刘杰 ;
王吉耀 ;
陆晔 .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06) :475-477
[2]   肝纤维化的诊断方法及其评估(上) [J].
曾民德 ;
陆伦根 ;
茅益民 .
肝脏, 2006, (02) :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