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缩小的条件——经济发展理论与中国经验

被引:19
作者
蔡昉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收入不平等; 刘易斯转折点; 库兹涅茨曲线;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07.06.062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这一命题出发,回顾了发展经济学理论与经验中关于收入分配与发展阶段关系的成果,评述了相关的发展模式及其得失,探讨了随着经济增长逐步缩小收入差距的条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市场机制的完善、政府再分配效率的提高和社会对收入不平等容忍程度的降低,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必要条件。本文特别揭示和论证了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新阶段特征,强调了劳动力更加充分流动对于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07, (07) :4-14+22
[2]   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贫困假说 [J].
蔡昉 ;
都阳 .
中国人口科学, 2002, (04) :3-9
[3]  
中国与全球化[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黄平主编, 2005
[4]  
以自由看待发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 2002
[5]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J].
Kuznets, Simon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5, 45 (01) :1-28
[6]  
Can Equity and Efficiency ComplementEach Other? .2 Blank,Rebecca. NBER Working Paper,No.8820 . 2002
[7]  
Okun,Arthur. E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e Big Tradeoff .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