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内蒙边界地区的早前寒武纪岩石大致以大同-兴和一线为界分为南东部麻粒岩系和北西部孔兹岩系。麻粒岩系中称作灰片麻岩的浅色麻粒岩与世界各地太古代典型的灰片麻岩不同,其矿物组合含斜方辉石或二辉石,岩石化学成分高铁、高镁又高钙,不是典型的太古代灰片麻岩TTG岩套,而应称作紫苏斜长花岗岩。如果原来是TTG岩浆,则可能是因受表壳岩的混染所致。研究区内孔兹岩系的特征是堇青石片麻岩发育,沿韧性剪切带含堇青石的S-型花岗岩,以及作为熔融残留体的含堇青石麻粒岩也时有发现。三者的稀土元素分布型式表现出其间的成因关系。孔兹岩系中的夕线石多具近于平行(001)的变形扭折带,在土贵乌拉还发现夕线石的(110)聚片双晶。这可能是夕线石双晶的首次发现。本文对夕线石作了详细测定。其+2V=26°±0.5°.晶胞参数α=β=γ=90°,a=7.50,b=7.65,c=5.81,V=33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