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PM10季节性污染来源分析

被引:5
作者
黄丽坤 [1 ,2 ]
王琨 [1 ]
王广智 [1 ]
袁中新 [1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2]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关键词
PM10; 富集因子; CMB; 源解析;
D O I
10.13482/j.issn1001-7011.2010.01.021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采集了哈尔滨市4个典型区域四季的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并对颗粒物中的金属元素进行了化学分析,得出20种元素分布特征,并利用富集因子法及化学平衡模型(CMB)对PM10的污染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Cu、Pb、S、Zn、As、Cd六种污染元素主要来自于人为排放源;Al、Ba、Ca、Cr、K、Mg、Mn、V、Sr九种元素主要来源于自然污染,但不排除来自人为污染的可能性;Ti、Na、Si三种元主要来自于自然污染源;Cu、Pb、S、Zn、As、Cd六种元素季节变化和空间差异显著,且冬季人为污染严重;CMB解析结果说明哈尔滨市主要污染来源为交通尘、扬尘、煤烟尘和石化业尘四类,交通尘贡献率最高,扬尘在春季贡献率最高,石油化工尘在夏季贡献率最高,煤烟尘在冬季贡献率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北京地区空气中PM10的元素组分及其变化[J]. 王庚辰,谢骅,万小伟,任丽新.环境科学研究. 2004(01)
[2]   南京市空气中颗粒物PM10、PM2.5污染水平 [J].
黄鹂鸣 ;
王格慧 ;
王荟 ;
高士祥 ;
王连生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4) :47-50
[3]   采暖期前和采暖期北京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J].
张仁健 ;
王明星 ;
胡非 ;
徐永福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2, (01) :75-81
[4]   广州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的污染水平 [J].
陈旸 ;
王宇骏 ;
邢琪 ;
陆春霞 ;
陈能坚 ;
刘振彬 .
中国环境监测, 1999, (02) :44-48
[5]   化学元素的地球丰度 [J].
黎彤 .
地球化学, 1976, (03) :167-174
[6]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M10 and PM2.5 in Milan (Italy) using receptor modelling[J] . G.M Marcazzan,M Ceriani,G Valli,R Vecchi.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03 (1)
[7]  
Factors influencing mass concentrat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ine aerosols during a PM high pollution episode[J] . G.M. Marcazzan,G. Valli,R. Vecchi.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02 (1)
[8]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its elemental composition in the ambient air of Delhi[J] . S Balachandran,Bharat Raj Meena,P.S Khillare.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