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褂木等3个树种人工林生长量及生物量调查研究

被引:6
作者
葛永金 [1 ]
练发良 [1 ]
王军峰 [1 ]
雷珍 [1 ]
柳新红 [2 ]
张健 [3 ]
严国琴 [4 ]
机构
[1] 浙江省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2]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3] 浙江省安吉县林业局
[4] 浙江省安吉县林业局递铺镇林业站
关键词
马褂木; 人工林; 生长量; 生物量; 径阶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21 [鹅掌楸];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丽水市白云山人工林群落设置标准样地进行生长量和生物量调查。林分径阶分析显示,20年生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和24年生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径阶集中在14~18 cm,径阶分布较集中,22年生日本冷杉(Abies firma)径阶具明显的双峰结构,林分总蓄积为马褂木(347.62 m3/hm2)>日本冷杉(175.31 m3/hm2)>福建柏(127.79 m3/hm2);连年生长量分析表明,马褂木胸径的连年生长高峰在第8~12年,在第10年达到最高峰,福建柏分别在第12年和第16年出现2个生长高峰,马褂木前期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2个树种,但之后生长速度下降较快。马褂木人工林生物量比福建柏人工林高176.61%、比日本冷杉人工林高42.15%。在各人工林乔木层总生物量中,干材(包括树皮)最大,其中尤以马褂木干材比重最大,为68.43%,对以收获木材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人工林来说,马褂木相对于福建柏和日本冷杉,具有较大的木材收益。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浙西南速生工业原料林阔叶树种评价与选择研究 [J].
柳新红 ;
王章荣 .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4) :497-503
[2]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变化规律研究Ⅱ.不同林龄生物量及生产力 [J].
丁贵杰 ;
王鹏程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1) :54-60
[3]   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生产力研究 [J].
曹汉洋 ;
陈金林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0, (02) :158-161
[4]   福建柏檫树混交林生物量及分布格局研究 [J].
邹双全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8, (01) :40-43
[5]   马尾松混交林生产力及其丰产机理初探 [J].
王化国 ;
李利 .
湖南林业科技, 1997, (02) :43-45
[6]   马尾松酸枣人工混交林生产力和林木生长规律的研究 [J].
陈德叶,张春能,郑燕明,陈作智,刘春华 .
福建林业科技, 1996, (02) :28-32
[7]   沙地红皮云杉森林群落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J].
陈炳浩 ;
陈楚莹 .
林业科学, 1980, (04) :269-278
[8]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M]. 科学出版社 , 冯宗炜等著, 1999
[9]  
青冈林生产力研究[M]. 杭州大学出版社 , 陈启◤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