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籽粒淀粉分支酶活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7
作者
沈波 [1 ]
庄杰云 [1 ]
樊叶杨 [1 ]
应杰政 [1 ]
杨娟 [2 ]
孙利香 [2 ]
费冀慧 [2 ]
郑康乐 [1 ]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
[2] 杭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稻; 数量性状座位; 淀粉分支酶(Q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由247个株系组成的珍汕97B/密阳46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含207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测定亲本和重组自交系群体开花后10d和20d籽粒的淀粉分支酶的活性,检测到3个控制开花后10dQ酶活性的主效应QTL(quantitativetraitloci),联合贡献率为10%,其中qQ10-6与环境发生显著的互作;分别检测到5对和2对染色体区间对开花后10d、20dQ酶活性的影响具有加性×加性上位性作用,其中开花后10d的3对染色体区间具有显著的上位性×环境互作效应。由此可见,水稻籽粒Q酶活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因子的极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31 / 6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Q酶在水稻籽粒垩白形成中作用的研究 [J].
李太贵 ;
沈波 ;
陈能 ;
罗玉坤 .
作物学报, 1997, (03) :338-344
[2]   优质食用稻米品质的理化指标与食味的相关性研究 [J].
陈能 ;
罗玉坤 ;
朱智伟 ;
张伯平 ;
郑有川 ;
谢黎虹 .
中国水稻科学, 1997, (02) :70-76
[3]  
The candidate gene approach in plant genetics: a review[J] . Stéphanie Pflieger,Véronique Lefebvre,Mathilde Causse.Molecular Breeding . 2001 (4)
[4]  
Mapping QTLs with epistatic effects and QTL×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by mixed linear model approaches[J] . D. L. Wang,J. Zhu,Z. K. L. Li,A. H. Paterson.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9 (7-8)
[5]  
Genetic analysis of rice grain quality[J] . P. He,S. G. Li,Q. Qian,Y. Q. Ma,J. Z. Li,W. M. Wang,Y. Chen,L. H. Zhu.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9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