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在我国的独特涵义与研究趋势

被引:32
作者
张妍 [1 ]
张彦通 [2 ]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 国务院参事室业务司
关键词
终身教育; 传统文化; 学习型社会; 教育哲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720 [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7 ;
摘要
当前,终身教育在国际上呈现出发展定位生活化、学习需求实质化、组织方式弹性化、发展目标合作化、活动范围国际化、实践主体团体化、实现方式制度化等特点。基于历史与文化等因素的差异,终身教育在我国有其独特的涵义,一是倡导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二是体现中国教育哲学精髓。实现终身教育并非简单的外力决定,而需进行中国特色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功能的扩展。为此,终身教育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要作出合理的解释和价值判断,需要研究国外制定和衡量终身教育的标准,明晰终身教育的逻辑体系,把握终身教育的需求尺度,发掘终身教育的文化传统,关注农村终身教育的发展,开展终身德育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迈克尔·萨德勒比较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J].
屈书杰 .
比较教育研究, 2009, 31 (08) :7-10
[2]  
网络社会的崛起[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 2001
[3]  
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 湖北教育出版社 , 涂又光[著], 1997
[4]  
学会生存[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1996
[5]  
终身教育引论[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美)郎格郎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