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研究

被引:14
作者
刘颖 [1 ,2 ]
肖洪钧 [1 ]
马策 [2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系
[2] 沈阳体育学院人文科学系
关键词
辽宁竞技体育; 优势项目; 潜优势项目; 发展态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812.7 [地方体育事业];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实证分析、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辽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的现状,探究影响和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辽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提出创新高水平运动员的激励机制,完善高水平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辽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的科技支撑体系等促进辽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J].
张崇民 .
山东体育科技, 2008, (03) :1-2
[2]   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J].
张国清 ;
肖光来 ;
彭雨 .
体育文化导刊, 2008, (03) :6-8
[3]   “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对策研究 [J].
金宗强 ;
李宗浩 ;
叶加宝 ;
张欣 ;
王春香 ;
杨晓晨 ;
张运亮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01) :53-56+63
[4]   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J].
王丽霞 ;
王锋 .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 (06) :14-15
[5]   2008年奥运会我国奥运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备战策略 [J].
池建 ;
苗向军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08) :1009-1012
[6]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释义 [J].
肖林鹏 ;
赵云宏 ;
赖其军 .
体育文化导刊, 2003, (05) :13-14
[7]   2010年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 [J].
詹建国 ;
刘新民 ;
李益群 ;
黄俊亚 ;
柴国荣 ;
刘刚 .
中国体育科技, 2001, (10)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