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轮虫培育池中非生物因子的初步研究

被引:2
作者
窦亚秋
郭敏
张广英
雷衍之
机构
[1] 盘锦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2] 盘锦光合水产有限公司
[3] 大连水产学院 辽宁 盘锦
[4] 辽宁 盘锦
[5] 辽宁 大连
关键词
褶皱臂尾轮虫; 室外培养池; 水化学因子;
D O I
10.16378/j.cnki.1003-1111.2004.08.002
中图分类号
S963.214 [];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通过对室外轮虫培育池的几个水化学指标的跟踪测定,发现在培养初期,轮虫池的溶氧、pH值都很高。随着轮虫量的增加,溶氧和pH值下降到相对较低水平,氨态氮、活性磷等营养盐量在轮虫大量发生后迅速上升。后期溶氧、pH值上升,氨态氮下降。在培养期间,由于轮虫量变化大,一些主要理化因子的量及变化幅度也随之加大。溶氧的变化范围:2 66~12 7mg L,平均值为6 97mg L;pH的变化范围:8 57~9 60,平均值为8 93;营养盐中氨态氮变化范围:0 26~6 58mg L,平均值为3 77mg L;活性磷变化范围:0 035~1 41mg L,平均值为0 256mg L;CODMn值变化范围:20 8~65 2mg L,平均值为35 17mg L。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精养虾池主要水化学因子变化规律和氮的收支 [J].
杨逸萍 ;
王增焕 ;
孙建 ;
胡明辉 .
海洋科学, 1999, (01) :15-17
[2]   虾池水体的富营养化及防治对策 [J].
林荣根 ;
吴景阳 ;
马丽 ;
宋秀贤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7, (06) :127-133
[3]   pH值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及繁殖的影响 [J].
王金秋 ;
李德尚 ;
罗一兵 ;
王芳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4) :435-438
[4]   年轻之水——活水对生物及水产养殖的影响 [J].
张文昭 .
水产养殖, 1996, (03) :25-25
[5]   中国对虾池溶解氧的收支平衡状态 [J].
臧维玲,戴习林,朱正国,徐桂荣,李士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5, (04) :137-141
[6]   对虾池塘浮游植物与主要水质因子的关系 [J].
王崇明 ;
张岩 ;
麻次松 .
海洋科学, 1993, (04)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