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关键: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互动

被引:24
作者
王洪庆
朱荣林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上海,上海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经济一体化; 产业结构调整与互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首先分析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产生的原因、发展历程、达到的目的,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和实质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互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两省一市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即该地区已进入由重化工业和高加工度化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产业结构呈阶梯状特征,制造业结构有明显的地域分工,部分产业集聚度低,产业的地区间转移受阻。最后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互动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要充分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以世博会为契机,推进长江三角洲第三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加快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的建立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城市化及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J].
段进军 .
经济地理, 2002, (06) :679-683
[2]   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经济的制度性矛盾与整合研究──中国“行政区经济”的案例分析 [J].
刘君德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1) :15-19
[3]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洪银兴, 2003
[4]  
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曾骅等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