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中北部三叠纪花岗岩源区的锶、钕同位素制约及其意义

被引:24
作者
云平
雷裕红
吕嫦艳
机构
[1] 海南省地质调查院
[2]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锶、钕同位素; 花岗岩; 海南岛;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5.02.011
中图分类号
P588.12 [侵入岩、深成岩];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海南岛中北部三叠纪花岗岩的锶、钕同位素初始比值分别为I(Sr)0. 7080 0. 71505、εNd(t) -10 -5,表明这些花岗岩属壳源型,其源岩主要为海南岛结晶基底中元古界抱板群,但受到了幔源岩浆的混染。这些花岗岩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一致的锶、钕同位素特征,表明测区具有统一的前寒武纪基底。
引用
收藏
页码:234 / 2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同构造花岗岩的一种显微构造标记 [J].
谢才富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2, (02) :179-185
[2]   海南岛元古宙变质基底性质和地壳增生的Nd、Pb同位素制约 [J].
许德如 ;
范蔚茗 ;
梁新权 ;
唐红峰 .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2) :146-157
[3]   海南岛“邦溪-晨星蛇绿岩片”的时代及其构造意义——Sm-Nd同位素制约 [J].
李献华 ;
周汉文 ;
丁式江 ;
李寄嵎 ;
张仁杰 ;
张业明 ;
葛文春 .
岩石学报, 2000, (03) :425-432
[4]   多岛海型造山作用——以华南印支期造山带为例 [J].
陈海泓 ;
肖文交 .
地学前缘, 1998, (S1) :98-105
[5]   海南岛几个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的探讨 [J].
张业明 ;
徐安武 ;
付建明 ;
赵子杰 ;
吴桂捷 ;
曾波夫 .
地质论评, 1998, (06) :568-575
[6]   海南岛前寒武纪地壳构造演化 [J].
张业明 ;
张仁杰 ;
姚华舟 ;
马国干 .
地球科学, 1997, (04) :59-64
[7]   琼西戈枕侵入体的地质特征及其发现意义 [J].
丁式江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5, (04) :336-343
[9]   海南岛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和科马提岩的发现 [J].
陈惠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1, (01) :62-62
[10]   海南岛海西-印支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J].
夏邦栋 ;
于津海 ;
方中 ;
王赐银 ;
楚雪君 .
地球化学, 1990, (04) :365-373